1.今天主日會後,我跟Jeffery互道再見,說:「七月時安那翰見了。」然後就跟Ben夫婦去吃飯(謝謝你們的招待)。飯後閒逛於Harvard Square, 突然這對新婚夫婦又乍然出現……這樣預期外的十八相送我也是認了……
2017/4/24
2.
這次行前搜尋住宿地點時發現波士頓的住宿頗貴,我會想住的幾乎一晚都超過$10000,所以我決定反其道而行,住青年旅館(這是什麼極端人格)。
說來慚愧,這是我第一次住Hostel, 中年大叔在這跟一堆年輕人混在一起也沒有違和感(誤)。不過,這次住宿經驗也是我此行收穫之一,想起了18年前在紐約短短四個月的宿舍生活,美好回憶無價,有幸在這吸收年輕人的活力精華也是無價(大誤)XD.
4/23
3.
從前歡立在我晚上有事出門前,都會上演一哭二鬧的戲碼(因為他需要我陪睡)。近來歡予有樣學樣,晚上都會固定這樣問我:
「把拔你今天要去教會嗎?」
「不用」
「那你要去加班嗎?」
「也不用」
「那你要去信基大樓,一會所,三會所嗎?(都是教會的其他所在)」
「也不用」
然後她最後會用這句結尾……
。
。
。
「那你要去殯儀館嗎?」
「……也不用啦……」
(把拔雖然因教會服事會去殯儀館沒錯,但也不是那麼常去啦~妳為何如此印象深刻-_-#)
4/4
4.
最近蚊子很多,我們因此發現妹妹的一項特異功能,就是找蚊子,我便稱她是「找蚊子專家」。
然後我們家姐姐因為從小嗜讀如命(詳情可看“連看牙也要看書”一文),所以她很會找錯字,不少書都被她發現錯別字,真的是編輯的女兒,所以我當然稱她是「找錯字專家」。
聽了上面姐姐妹妹都擁有自己的專家稱號,中間的那位小哥自然興沖沖來詢問:「那我呢?」我不假思索脫口而出:你哦,當然就是找麻煩啊~
然後他當然就生氣了,我真是給自己找麻煩。
4/3
5.
已經安息的朋友,偶爾會來我的頁面點讚,每一回都喚醒我對他(她)的想念。不過我想最捨不得他(她)離去的,應該是操作帳號的人吧。
#網路世界的物質不滅
3/17
6.
三不五時(其實幾乎天天),
都會收到各大銀行來電要我分期,貸款,買保險,買基金,等等等。共通點是理專清一色為嗓音甜美的小姐。但在我全部無情拒絕後,這陣子的來電默契十足地全部變成:
陽。光。小。鮮。肉。的聲音
莫非,在銀行界的共通系統中,已經自作主張幫我定義了性向?
2/15
7.
8.
9.
歡禾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,自然最有機會獨佔父母;而歡立自小黏我,三年前一個人帶他出差到印尼當花童,那旅程的點滴依舊在心頭。
歡予出生後我們夫妻的分工好像就變成,一號二號歸我,三號是老婆主管。
因此,與哥哥姊姊相比,我跟歡予的獨處機會好少。
這次又到印尼參加表妹Anita的婚禮,我就選擇了獨力帶歡予前去的這個方案,
製造用錢買不來,跟小女兒海外獨處五天的回憶,另一面也讓老婆好好休息。
歡立上次是四歲半,歡予則是剛剛滿三歲,年齡的落差使我這個三子爸行前也是忐忑。
不過感謝主,即使在這經歷了塞車煉獄(在雅加達只不過出門吃個晚餐就開了兩個鐘頭是想怎樣?開到萬隆150公里花了五個多鐘頭又想怎樣?)總括來說,還是很順利;
在行車中的密閉空間也不吵,同行的叔公嬸婆們也直呼神奇。
分享從好幾個月開始,歡予持續不斷的禱告詞:[哦,主耶穌,保守我跟把拔去印尼,一切順利~]
其實,並非結果確實如此才感謝神,即便完全不如預期我們依舊感謝;所有的環境都有祂的美意,我們只是藉由禱告信靠與交托,這是基督徒的態度與生活。
雅加達機場等待登機,期待全家五人的合體。
2016/10/25
10.
11.
上了五年級,女兒回家途中的話題盡是:那個誰誰誰說另一個誰誰誰對我有意思耶.....把拔,對我有意思是什麼意思呀?
2016/9/8
1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