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 
       米勒最廣為被人知曉的代表作。但或許少有人知道<拾穗>的典故乃是出自於舊約聖經的「路得記」。「路得記」是舊約聖經中一則美麗的故事,敘述摩押女子路得在丈夫死後,如何對婆婆拿俄米以及耶和華神展現了無比的忠誠與順服。一個破碎的家庭,因著彼此堅定不移的愛,以及對造物主的仰望,終於轉厄為安,且成為以色列全地的祝福。以色列歷史上的偉大君王大衛,即為路得的後代子孫。 

     在「路得記」的故事之中,出現了數次撿拾麥穗的場景。為了生活的緣故,路得不得不彎下身去撿拾麥穗,卻也因此遇到了第二任的丈夫-波阿斯。「拾穗」促使他們倆相遇相知並且相結合。「她起來又拾取麥穗,波阿斯吩咐僕人說,她就是在禾捆中拾取麥穗,也可以容她,不可羞辱她;並要從捆裏抽出些來,留給她拾取,不可斥責她。」(路得記2:15~16)路得記的這段記載,後來被引申為:若將收割時所遺落麥穗留給窮人、寄居的和孤兒寡婦,耶和華就要賜福與他們。這樣的風俗後來不但流傳在猶太人之間,米勒所居的法國農村,同樣飄盪著這樣的傳說。 

   「拾穗」對米勒來說,不但是從小熟悉的聖經故事,也是日常中處處可見的生活風景。<拾穗>既是寫生作品,畫出巴比松如詩的田園景色;同時也是寓意作品,暗示世人珍惜物資,若有餘必要施濟窮人弱者,神必會紀念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po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